警惕!26岁姑娘嗓子疼没当回事,从就诊到去世仅10分钟
近日,警惕仅分一则消息引发网友热议。岁姑事
一位26岁姑娘晚上结束加班赶到火锅店为好友庆生。娘嗓结束聚餐回到家,疼没姑娘觉得喉咙有点疼,诊到钟以为是去世当晚吃的火锅太辣导致的,没留意。警惕仅分
次日清晨,岁姑事姑娘发觉嗓子疼痛加重,娘嗓甚至连呼吸都有点困难,疼没在家吃了点消炎药去上班,诊到钟没想到情况更加严重,去世出现了憋气感、警惕仅分畏寒。岁姑事
她赶紧请假去医院,娘嗓去医院的路上,呼吸困难症状加剧。到了医院,姑娘突然大口大口呼气,倒地不起。等不及抢救,心跳骤停,呼吸停止。从就诊到抢救,短短10分钟,一个年轻的生命就此陨落。
到底什么原因导致一个人在短时间内死亡?医生结合姑娘之前的种种症状,加之检查时发现她会厌充血肿胀堵塞声门,判断夺命“凶手”是急性会厌炎。

急性会厌炎是什么?
真那么凶险吗?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会厌。它位于人体气管上方,舌根的根部。人在说话或呼吸时,会厌向上,使喉腔开放;咽东西时,会厌则向下,盖住气管,使食物或水不至于进气管之内造成呛咳。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周国文副主任医师介绍,急性会厌炎是耳鼻喉科急重症之一,主要表现为会厌高度水肿,这是一种主要累及喉部声门上区的会厌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炎症病变。“严重的急性会厌炎,如果没有及时处理,短短十几分钟就足以让人窒息,带来致命伤害。”周国文表示。
21岁小伙通宵打游戏
急性会厌炎发作 气切救回一命
周国文曾接诊过一位年轻的急性会厌炎患者,是个21岁的小伙子,经常熬夜通宵打游戏。那次玩了通宵,第二天也不好好补觉,结果白天出现了咽痛的情况,到门诊就诊,周国文发现他会厌部水肿,考虑急性会厌炎,叮嘱他不要走开,需要给与激素静推治疗,等待进一步入院观察,没想到小伙子一听要住院,觉得是医生在吓唬他,一点咽痛住什么院,就回家了。
当天晚上9点多,小伙突然出现了呼吸不畅,嘴唇发紫,人很烦躁,被家人送到杭师大附院急诊抢救,“我们去会诊时,他已经出现了三度呼吸困难,会厌肿大如球状,堵住了大部分气道。”
经过急诊抢救后,小伙被送往病房,由于激素静推治疗效果不好,周国文为他做了气管插管,但发现他的声门几乎找不到了,于是决定紧急床边气管切开,好在救治及时,气管切开的瞬间,呼吸通畅了,恢复呼吸的小伙情况慢慢好转。“对于急性会厌炎患者,必要的留院观察非常重要,病情发展、变化往往猝不及防。像这位小伙,如果他再耽误点时间,很可能出现心脏骤停、呼吸停止,这个时候再想救回来就很困难了。”
还有一位46岁的女患者则没那么幸运了。这位患者出现咽痛等症状,在当地的小诊所以感冒治疗,挂了几天盐水没效果,出现了呼吸困难,120将她送到杭师大附院急诊时,已经心脏骤停、呼吸停止。周国文前去会诊,经过间接喉镜检查,患者会厌水肿,声门完全堵塞,无法呼吸,也正是因为这个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心肺复苏也没能挽回她的生命。
激素治疗是主要方法
进展严重需要插管或气切
周国文表示,急性会厌炎虽然很凶险,但只要及时就医,明确诊断,治疗并不困难。通常激素治疗较有效,激素的使用可在短时间内改善水肿,再配合抗生素控制炎症。
如果一旦进展到严重的呼吸不畅时,就会发生致命危险,必须立即进行快速气管插管或是气管切开,才能挽救一命。有时候医生来不及准备气管切开时,而患者出现窒息,甚至血氧饱和度明显降低,会选择环甲膜穿刺术,以暂时打开气道,为气管切开抢救争取时间。
吃火锅喝冰水
一热一冷更易引发炎症水肿
急性会厌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咽喉急性炎症,无论老幼,均可能中招。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是急性会厌炎最常见的病因。
周国文的门诊每周都会接诊两三例急性会厌炎患者,男女老少都有。“患者通常以咽痛、嗓子有异物感前来就诊,经过间接喉镜等检查,都出现了会厌水肿。”周国文说,就诊患者一类是老年人或糖尿病患者群体,他们通常免疫功能低下,会加重感染;年轻人更多则是因为作息不规律,熬夜等原因,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一旦受凉感冒等,容易发生急性会厌炎。
过敏体质人群也要注意,一旦碰到过敏可能也会出现会厌水肿情况,要特别警惕过敏反应,特别是累及咽喉等反应。
此外,很多人喜欢吃火锅等高温、辛辣食物,再来杯冰酷饮料,周国文表示,这种饮食习惯也不可取。“进食烫的食物,可能不小心就会烫伤黏膜,引起会厌水肿。另外,一冷一热的饮食,血管一会收缩一会扩张,也容易造成炎症水肿。”
眼下气温高高低低最易咽痛感冒,什么样的咽痛需要引起警惕?周国文表示,出现急性剧烈咽喉疼痛,尤其是咽喉中心部位的疼痛,吞咽困难、有异物感甚至呼吸不畅时,一定要立即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日常生活也要积极预防急性会厌炎,加强锻炼以增强免疫力,保持口腔卫生,少喝酒少抽烟,对于会厌邻近器官的急性炎症要及时治疗,防止蔓延。”周国文提醒。
来源:北京日报、上观新闻、央广网、都市快报
(责任编辑:娱乐)
-
中新网11月7日电 综合美国《华尔街日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等外媒报道,当地时间11月6日,特斯拉股东批准了其首席执行官(CEO)埃隆·马斯克1万亿美元的薪酬方案。资料图:马斯克。报道称,
...[详细]
-
中新网10月31日电 据“中国海警”微信公众号消息,10月31日,中国海警位中国黄岩岛领海及周边区域开展执法巡查。10月以来,中国海警持续加强黄岩岛领海及周边区域执法巡查,依法依规开展跟踪监视、喊话警
...[详细]
-
中新网10月30日电 据国防部网站消息,10月30日下午,国防部举行例行记者会,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大校答记者问。记者:据报道,近期菲律宾公务船侵闯中国南沙岛礁附近海域、侦察机侵入中国黄岩岛领空,菲
...[详细]
-
中新网11月4日电 据“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4日消息,中央网信办发布关于开展“清朗·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的通知,详情如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网信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网信办
...[详细]
-
首个、首座、首次本周我国在航空航天、工程建设等领域实现多个重大突破中国科技与中国实力再度刷屏我国航天器首次观测到星际天体天问一号传回新照片!近日,天问一号环绕器利用高分辨率相机成功观测到星际天体——阿
...[详细]
-
中新社上海11月5日电 题:外企高管话进博:中国大市场、世界大机遇中新社记者 陈溯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在上海开幕。本届进博会开幕式上,中国再次向世界释放“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
...[详细]
-
东西问丨何宏:从臭鳜鱼到鲱鱼罐头,世界美食为何 “臭”味相投?
中新社合肥11月5日电 题:从臭鳜鱼到鲱鱼罐头,世界美食为何“臭”味相投?——专访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厨艺学院教授、饮食文化与烹饪营养领域专家何宏中新社记者 赵强臭鳜鱼、纳豆、鳐鱼酱、蓝纹奶酪、鲱鱼罐头…
...[详细]
-
央视网消息:瓜果飘香季,秋粮丰收时。各地因地制宜,发挥特色产业优势,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全国秋粮收获过九成 冬小麦播种过四成眼下,全国秋粮收获过九成,冬小麦播种过四成。其中,东北秋粮收购进入高峰期。在
...[详细]
-
中新网北京11月6日电 (记者 邵萌)记者从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获悉,北京时间11月5日晚间19时19分以及11月6日清晨06时07分,太阳再次耀斑两连暴,最大强度分别为M7.4和M8.
...[详细]
-
中新网11月5日电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决策部署,推动高校青年教师不断适应国家战略、科技变革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发挥建强高等教育龙头的生力军作用
...[详细]

把钱花在宠物身上 为何让人如此快乐
南部战区回应菲所谓“联合巡航”:严密跟监 任何搅局南海活动尽在掌握
外媒聚焦进博会:中国以市场商机迎接新老朋友,彰显共享决心
外媒记者齐聚上海 一起听听他们的进博故事
一张罚单折射资本市场三大变革
